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和临床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适宜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学院校师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柳氮磺胺吡啶致粒细胞缺乏症并继发伤寒感染1例
苏永臣;赵东强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 伤寒, 柳氮磺胺吡啶
摘要:患者,女性,38岁。因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4个月,高热12 d入院。患者4个月前精神紧张后出现腹痛、腹泻,排便6~8次/d,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无发热及恶心、呕吐,发病后未治疗。1个月前在其他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0.7×109/L,中性粒细胞0.89,血红蛋白106g/L,血小板307×109/L;便常规:脓细胞满视野,潜血(+++)。结肠镜检查示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多发、不规则形溃疡,并有较多脓性分泌物附着。结肠黏膜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黏膜慢性炎症。后给予柳氮磺胺吡啶( salicylazosulphapyridine salazosulfapyridine,SASP)口服,1.5g/次,3次/d,治疗1周后,腹痛、腹泻明显减轻,排便约2次/d,并转为黄色稀便。服药约3周后开始出现发热,呈稽留热,体温波动在38.0~39.5℃,伴有恶心、腹胀及食欲不振。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0次/min,血压90/60 mmHg;意识淡漠,反应迟钝,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及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min,节律整齐;腹部柔软,全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于肋下3 cm、剑下6 cm可触及,质中等,脾于肋下3 cm可触及,肝区叩痛明显。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0.4~0.5)×109/L,中性粒细胞0.08~0.10,血红蛋白70~77g/L,血小板(243~306)×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细菌培养阳性。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受抑,淋巴细胞增多。肥达反应:“O”抗原1:320;“H”抗原1:320。腹部超声及CT均示肝、脾增大,腹腔脏器未见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初发、中型)、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伤寒。嘱其停用SASP,给予左氧氟沙星0.2g、头孢曲收缩,血液黏滞,微血管血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内耳微循环,易产生耳聋。而患者在发病后,由于突发的耳聋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患者内心恐惧,有部分患者不能充分认识病情,不能从社会角色进入患者角色,更担心疾病的预后不好,怕影响工作、家庭生活,从而导致负性情绪更为明显,情绪波动与器官因素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引起耳蜗处血管痉挛,耳蜗供血减少,影响常规治疗的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