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和临床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适宜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学院校师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首页>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10期

阿霉素的心肌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郭依然

关键词:阿霉素, 心脏毒素类, 综述文献
摘要:阿霉素亦称多柔比星,是从一种真菌菌株中提取的有抗肿瘤作用的蒽环类抗生素,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能有效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各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杀灭作用.阿霉素和道诺霉素(又名柔红霉素)结构类似,后者初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治愈了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但在1967年发现其可引发致命的心脏毒性.阿霉素是在道诺霉素结构基础上经改造而得,其作用机制和道诺霉素相似,特点是抗肿瘤作用更强且抗瘤谱广,因此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阿霉素仍存在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因而限制了其临床用量的增加.如何在不影响其抗肿瘤作用的前提下,抑制或减弱其心脏毒性成为研究者努力的方向.目前对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机制了解尚不太清楚,除了经典的学说如自由基、钙超载及线粒体损伤等外,细胞自噬在阿霉素致心脏毒性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阿霉素心脏毒性表现、毒性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