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和临床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适宜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学院校师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基于“治未病”理论构建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赵振海;苏萌(综述);张靖;李玮(审校)
关键词:学生, 中医,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健康教育, 综述文献
摘要: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在10%~30%[1-2]。其中,医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毕业后需要多年医师培训才能独立执业,就业压力大,心理问题较一般大学生多见[3-8],多以抑郁、焦虑、强迫等情绪障碍[9]为主要表现,尤其是中医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0]状况不容乐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及时识别并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有效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治未病”思想[11]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经过历代医学家的探索和发展,“治未病”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12]。其核心思想就在于“防”,它贯穿于人体未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包括预防发病、生病后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中医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紧密相关,重点都在于“防”,“治未病”思想[13]对于中医药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心理疾病一般发病缓慢,且常伴有躯体症状,不容易被识别出来,患者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只有尽早普及心理疾病相关知识,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防止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需要长期的教育才能见到成效,使大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可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性格修养,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和应对压力、挫折、困难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做到自信、自立、自强。本研究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构建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旨在为提高中医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识别并积极治疗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防止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提供思路,并为学校制定相应策略提供参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