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和临床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适宜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学院校师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成方方(综述);袁桂莉;李会贤(审校)
关键词:冠状血管, 微血管, 诊断, 综述文献
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直径<300μm,是内皮细胞用来调节血流和心肌细胞发生营养交换的部位,是心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进入心肌内的冠状动脉经分支成为网状毛细血管,呈终末毛细血管管袢,广泛集中在冠状动脉树的末端,血液容量占冠状动脉血管的95%,对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直接影响心肌的血液灌注。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不断发展,造影下心外膜冠状动脉病变可以清楚看到,而在心肌中更为密集分布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却不能显影,所以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检测仍是一大难题。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指冠状动脉微血管发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常见表现类型有心脏X线综合征、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无复流现象等。目前广泛地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和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仍表现为胸痛的患者是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原因可能为再灌注过程导致内皮超微结构的破坏,氧自由基等加重细胞损伤,加重无复流的发生[1]。而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评估方法也从原来的理论逐步发展为可操作的功能测定。现就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友情链接